当前位置:480看屋>网游竞技>左眼见飘心中喜貳> 第四十五章虹桥胶鞋厂红裙白鞋飘(二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十五章虹桥胶鞋厂红裙白鞋飘(二)(2 / 2)

离开时,夕阳正落在厂房的屋顶上,给红色的砖墙镀上了一层金色。李红梅回头望去,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,穿着红裙白鞋,从蒸汽中走来,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。那些在流水线上度过的日日夜夜,那些和姐妹们一起欢笑、一起奋斗的时光,都化作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。

红裙终会褪色,白鞋终会磨损,但那段在虹桥胶鞋厂度过的青春岁月,却永远鲜活地留在了每个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人心中。它不仅是一个工厂的历史,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,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变迁,也见证了一代普通工人的喜怒哀乐。

2015年的一个周末,上海虹桥镇的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——“虹桥工业记忆展“。在众多展品中,一个玻璃柜格外引人注目:里面陈列着一双略显陈旧的白胶鞋,旁边是一条折叠整齐的红色的确良裙子,旁边的卡片上写着:“虹桥胶鞋厂,1986-2003“。

李红梅站在展柜前,看着自己捐赠的物品,思绪万千。退休后的生活很悠闲,但她总喜欢回忆在胶鞋厂的日子。听说社区要办工业展,她毫不犹豫地找出了珍藏多年的红裙和白鞋。“这些东西放在家里也是压箱底,不如拿出来让年轻人看看,“她对工作人员说,“让他们知道以前的工人是怎么生活的。“

展览开幕当天,来了很多曾经的虹桥胶鞋厂职工。张丽芬拄着拐杖来了,她的腿脚不太方便,但精神很好。王丽从国外回来探亲,特意赶来参加。大家围着展柜,辨认着那些熟悉的物品:老式缝纫机、硫化罐的零件、不同年代的胶鞋样品......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青春的痕迹。

“你看这双鞋,还是当年的样式,“张丽芬指着展柜里的白胶鞋对王丽说,“记得吗?我们当年为了让鞋边更白,偷偷用粉笔涂。“王丽笑着点头:“当然记得,后来被车间主任发现了,还批评我们不爱护公物呢。“李红梅也加入了谈话,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,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车间休息室。

展览中还有一个互动环节,邀请参观者体验简单的胶鞋制作工序。李红梅自告奋勇当起了志愿者,教孩子们如何用布料制作简单的鞋帮。“先要裁剪出合适的形状,“她耐心地示范着,“然后沿着边缘缝合,注意针脚要均匀......“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样子,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,心里充满了欣慰。

展览期间,社区还组织了一场座谈会,邀请老工人讲述过去的故事。李红梅准备了很久,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文字。轮到她发言时,她有些紧张,但一说到熟悉的胶鞋生产,话匣子就打开了:“我们那个时候啊,虽然条件艰苦,但大家都很有干劲。每天上班想着怎么提高产量、保证质量,下班就一起讨论去哪里买新衣服......“她的讲述引起了共鸣,台下的老工人们不时点头附和,年轻的听众则听得津津有味。

座谈会后,一个年轻人找到李红梅,说自己是学设计的,对传统胶鞋很感兴趣。“李阿姨,您觉得现在重新做这种胶鞋,会有人喜欢吗?“他问。李红梅想了想说:“样式可能要改进,但质量一定要保证。现在的年轻人注重环保和舒适,我们当年做的胶鞋就很耐用,这一点值得借鉴。“她还建议年轻人可以去看看厂里的老图纸,说不定能找到灵感。

这次展览让李红梅成了社区里的“名人“,经常有人来找她打听胶鞋厂的往事。有一次,一个纪录片剧组甚至找上门来,希望她能讲述当年的故事。在镜头前,李红梅穿上红裙,拿起那双白胶鞋,娓娓道来:“这双鞋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,它不仅是一双鞋,更是一段记忆的载体......“拍摄结束后,导演对她说:“您的故事很感人,这不仅是您个人的记忆,也是整个时代的记忆。“

2020年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。李红梅看到新闻里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奋战在一线,不禁想起了当年在胶鞋厂生产防护胶鞋的经历。“我们那个时候也生产过防化胶鞋,“她对社区工作人员说,“虽然工艺简单,但防护效果很好。“她还找出当年的生产笔记,希望能为防疫物资生产提供参考。虽然最终没有派上用场,但这份心意让大家很感动。

2023年,虹桥胶鞋厂的旧址上建起了新的商业综合体。在建设过程中,施工队发现了一些当年的生产设备残骸,开发商决定将这些残骸改造成艺术品,安放在商场的公共区域。李红梅受邀参加了揭幕仪式,看到那些熟悉的机器零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,她感慨万千:“没想到这些老东西还能以这种方式存在,就像我们这些老工人,虽然退休了,但依然能发挥余热。“

商场里还开了一家怀旧主题的咖啡馆,墙上挂着虹桥胶鞋厂的老照片,菜单上甚至有以“红裙白鞋“命名的饮品。李红梅和老姐妹们偶尔会来这里聚聚,点上一杯“红裙白鞋“,聊聊近况,回忆往事。看着年轻人们在老照片前驻足拍照,她们感到很欣慰——那段历史并没有被遗忘,而是以新的方式延续着。

有一天,李红梅的孙女放学回家,兴奋地对她说:“奶奶,我们老师今天讲了上海的工业历史,还提到了虹桥胶鞋厂呢!我说那是我奶奶工作过的地方,同学们都很羡慕我。“李红梅听了,心里暖洋洋的。她从抽屉里拿出那个珍藏多年的红色布料碎片,对孙女说:“这是奶奶留给你的礼物,希望你永远记住,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无数普通劳动者用双手创造出来的。“

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房间,将李红梅的身影拉得很长。她轻轻抚摸着那块红色的布料,仿佛又闻到了车间里熟悉的橡胶气味,看到了那些在蒸汽中飘动的红裙和穿梭的白鞋。那些岁月虽然已经远去,但它们留下的印记,就像胶鞋上的纹路一样,深深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,也烙印在每个亲历者的生命里。

记忆或许会模糊,但那些曾经的奋斗、欢笑和梦想,就像永不褪色的胶痕,永远留在了虹桥这片土地上,也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中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