沅州,因沅水而得名,是偏沅巡抚的驻地。偏沅巡抚本是大明朝为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而设的临时官职,初驻偏桥卫(今贵州施秉),后迁驻黔楚重镇沅州(今湖南芷江)。因为该地区直接面对苗、等族的居住地,军事地位重要,设立巡抚后便一直未撤消。
今儿个秋风正凉,吴周的偏沅巡抚周召南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。明面上他是大周的官儿,暗中却已投靠大卫国,前阵子连接两道军令,一道是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下的,命他带着兵马来长沙参加与卫军的决战;另一道是大卫莲大可汗下的,命他立即在辰州举起义旗并率本部夺取宝庆府、威胁长沙侧翼。对吴三桂自然不用理会,借口有苗民闹事拖延不去便好,可对莲大可汗就麻烦了,不去便是抗命;去吧,吴三桂正调集大军于长沙欲与卫军决战,凭自己手下那点兵马去威胁长沙侧翼,岂不是找死?真正左右为难,好生犯愁也!
“抚院,依末将看,咱们不妨来个虚与委蛇”,沅州总兵崔世禄献策。
“哦,怎么个虚与委蛇法?”周召南问。
“咱们先按大汗的命令撤换吴周的旗帜,换上大卫国的鱼竿钓子旗,同时将辰龙关的守军尽数撤除以示对大卫国不设防;接着再挥师往东,屯兵于溆浦,作出进攻宝庆的样子,但绝不深入,免得惹怒吴军主力,遭来祸殃”,崔世禄说出心中想法。
“周总镇此策甚是高明,不过还需将吴三桂给咱们下的军令内容飞马报于大汗,方才显得咱们是真心归顺”,周召南又补充了一点。商量过后,二人便聚集兵马,往溆浦而去。
——
大周昭武皇帝吴三桂在皇宫内召见了湖广总督洪士铭、鹤丽将军海潮龙。尽管局势日益不利,见惯了风雨的皇帝陛下面上依然淡定从容,缓缓开口道:“南昌危急,刚得到消息,卫军已经攻占瑞州和临江,朕准备绕道吉安、抚州救援南昌。长沙便交给二卿喽~”
“瑞州和临江失守了?请问陛下是什么时候的事?”洪士铭是前清五省经略洪承畴之子,与吴三桂是世交,所以敢在君前发问。
吴三桂轻叹了口气,“前些日子,朕派吴应麒领兵三万救援南昌,千叮咛万嘱咐,莫要恃勇轻进,竖子就是不听,大败而归。回来报于朕,说是卫军撵着他的屁股趁胜占了高安(瑞州府治),又往清江(临安府治)去了。如此看来,瑞州、临江二府十有八九已经落入卫军手中。为防动摇军心,朕未让败军入城,所以眼下暂无人知晓”。
洪士铭与海潮龙面面相觑,良久方反应过来,郑重领命,“陛下放心,我二人定竭尽全力守卫长沙”。
吴三桂点点头,谓洪士铭曰:“朕已命人封锁大军离开长沙的消息,日升(洪士铭字)务必做出朕还在长沙的样子,时不时便进宫请示方略”。
因为父亲洪承畴当过吴三桂的老师,吴三桂待洪士铭极好,先是委以湖广巡抚,后又擢至湖广总督。所以洪士铭对吴三桂一直心怀感激,见皇帝下令,当即表态道:“陛下放心,您离开后臣定如往常一般,隔个三五日便进宫请示,同时紧闭城门,封锁消息”。
“嗯,如此朕放心矣~”吴三桂又命人取来几封奏折,瞧向鹤丽将军海潮龙,笑道:“将军且看,这些皆是弹劾将军的折子”。
弹劾我?我一介武夫与他人无冤无仇,什么人弹劾我?海潮龙心中纳闷,打开观看,不由得脸色大变。原来他是蒙古八旗出身,而大卫国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,这些奏折都是弹劾他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,建议早日诛杀以绝后患的。
“冤枉啊!臣自跟随陛下以来,南征北战,忠心耿耿,又岂会有二心?”海潮龙不住地叩头解释,额头见血。
“将军请起!”吴三桂走下龙椅,扶起海潮龙,“将军的忠心,朕向来知晓。此次朕故意留将军守卫长沙,便是让那些人知道,朕信得过将军!”
听了这话,海潮龙感动万分,泪流满面地说道:“即便是天下最珍贵的财宝也比不上陛下的信任,臣誓死守卫长沙!”
“好!二卿文武同心,朕便可以放心去南昌与伪汗决战矣!”吴三桂又好生勉励了二人一番,方令退下。
次日,这位昭武皇帝便带着二十万精锐吴军离开长沙,沿湘水南下。说是要从衡阳东进,经吉安、抚州增援南昌。实际上,大军行至衡阳后并未向东,而是继续往南,经湘水、春陵水、岿水,抵达蓝山县;再由蓝山县折往西南进入广西境内。在广西,他召见了广西提督马雄、广西将军孙延龄、广西巡抚金光祖等地方军政要员,然后留下亲军铁骑左翼将军高得捷、亲军骠骑右将军陶继智、定海将军谢厥扶部四万水陆师兵马与马雄、孙延龄等共同守卫广西。布置完广西防务后,这位昭武皇帝率大军返回云南,一回昆明便一边招兵买马扩充实力,一边扼守险要当起缩头乌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