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480看屋>穿越历史>军工科技> 四千二百六十二章 铸就一柄永不生锈的钢铁利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四千二百六十二章 铸就一柄永不生锈的钢铁利剑 (2 / 2)

测试结束后的第七天,西北戈壁迎来了十年不遇的极端高温。地表温度监测仪的红色指针死死卡在62℃,光伏板阵列在热浪中扭曲成流动的蓝色幻影,连最耐旱的沙打旺幼苗也蜷缩成焦褐色,叶片边缘泛起玻璃状的结晶——那是高温蒸发后残留的矿物质。吴浩蹲在“天枢-III“的炮管阴影里,工装裤膝盖处的盐渍已结成硬壳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金属氧化的刺鼻气味。

“吴总,舰载版电磁炮的散热模块测试数据出来了。“林舟抱着平板电脑冲过来,防晒服领口的汗渍像地图般蔓延,屏幕上的热成像图显示着刺眼的红色区域,“模拟南海高温高湿环境时,超导线圈温度突破92K,比陆基版临界值还高2K。“

风裹挟着沙砾掠过靶场,打在防爆头盔上噼啪作响。吴浩接过平板,指尖触到屏幕时几乎被烫得缩回——液晶面板的温度已达到45℃。画面里,舰载版电磁炮的紧凑型散热槽被沙尘与盐晶混合物堵塞,如同裹了层硬壳的血管。“把嗜热菌蛋白涂层的耐盐雾数据调出来,“他的声音被风声撕扯着,“南海的盐雾腐蚀比戈壁沙尘更难缠,上次测试的涂层在3%氯化钠溶液里出现了纳米结构降解。“

实验室的应急制冷系统发出哀鸣,紫外线灯的光芒在高温下显得有些黯淡。李默将一块闪着银灰色光泽的金属片放在电子显微镜下,样品表面密布着蜂窝状凹坑,每个凹坑里都嵌着细小的石英砂。“这是新提炼的戈壁独居石合金,“他指着屏幕上的原子排列图,“掺入12%的稀土元素后,耐高温性能提升30%,但在持续70℃射击测试中,晶界处还是出现了热疲劳裂纹。“

突然,智能能源中心的警报灯亮起,光伏板阵列的清洁机器人集体停机。吴浩冲向窗边,只见第三区的清洁臂卡在板面中央,碳纤维刷上挂满了沙尘与高温烘烤出的玻璃状熔渣。“齐广坤!怎么回事?“他抓起对讲机,却只听到电流杂音——高温导致通讯模块出现了故障。

正午的阳光像熔融的铁水浇在戈壁上,吴浩带着团队冲进储能舱。舱内的景象让人心惊:超导线圈的低温罐表面凝结的不再是白霜,而是细密的水珠,冷却液管道上的沙尘铠甲在高温下变得黏稠,如同融化的沥青。林舟跪在地上拆卸过滤器,汗水滴在零下196℃的液氮管道上,瞬间爆成白雾,又迅速被舱内的热浪蒸发。“电磁除尘装置的静电场强度下降了40%,“他拧下堵死的滤网,网眼内塞满了被高温烧结的沙粒,“嗜热菌蛋白涂层在高盐雾环境下的黏性衰减比预计快一倍。“

李默盯着监测屏上跳动的温度曲线,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颤抖的弧线。“储能系统为了压制线圈温度,自动启动了过载保护,“他的声音带着焦渴感,“现在只能维持60%的能量输出,舰载版的连续发射测试必须暂停。“

吴浩摸出手机,屏幕上跳出海军发来的加密邮件,附件里是南海某海域的气象数据——未来一周将出现强热带风暴,舰载版电磁炮的海上测试计划迫在眉睫。他忽然想起生物实验室培养箱里的嗜盐古菌,那些在死海盐卤中依然活跃的微生物,细胞壁上布满了排斥盐分的糖蛋白。“让赵博士把古菌的糖蛋白提取物送过来,“他对着对讲机喊道,“我们需要给散热模块做仿生镀膜,就像沙漠甲虫背部收集水分那样,让盐雾自动滑落。“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