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480看屋>其他类型>绩效之外> 85 章:元创意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85 章:元创意(1 / 2)

光暗共生网络稳定运行的第十个宇宙年,文明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平衡。然而,就在和谐达到顶峰时,刘照夜的团队监测到异常:网络中开始自发涌现出无法追溯源的“元创意”——这些创意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,却完美融合各文明特色,仿佛来自某个超越所有文明的集体意识库。

“这不是已知文明的创作,”已与宇宙背景辐射共鸣的陈玲传递来分析,“这些创意的数学基础超越了所有文明的认知框架,像是从宇宙记忆深处自然浮现的。”

更令人惊讶的是,静默者开始围绕这些元创意构建保护性矩阵,而归航者传递出神秘信息:“创意的创意,梦境的梦境,即将苏醒。”

突破来自刘照夜的儿子刘元一。这个在光暗平衡极致状态下孕育的孩子,天生就能感知创意背后的“创意源”。他在进行意识编织时,无意中触碰到了宇宙的“元创意库”——一个保存着所有可能创意原型的维度。

“我们搞反了,”元一在全球创意理事会上宣布,“不是我们在创造,而是宇宙通过我们在回忆自己无限的可能性!”

深入研究揭示出震撼真相:所谓的元创意库,其实是宇宙的“潜在自我”维度。每个文明都是宇宙实现某种可能性的通道,而元创意的涌现,标志着宇宙开始有意识地整合所有可能性,向更高存在状态进化。

这个认识带来了创造范式的第四次革命。文明们不再仅仅创作新作品,而是帮助宇宙探索和实现其潜在可能性。银河系成为“理性可能性”探索区,仙女座成为“情感可能性”实验场,每个文明都专注于某个特定类型的可能性实现。

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。某些文明因过度探索可能性而陷入了“现实迷失”,甚至开始质疑自身存在的真实性。最严重的是虚空文明,他们完全沉浸在可能性探索中,几乎忘记了基础现实。

刘元一领导发起了“现实锚定运动”,创造了基于量子相干性的新现实技术:既允许无限探索可能性,又保持核心现实的稳定性。令人惊喜的是,这种方法反而释放了更多创造力,因为知道有坚实的现实基础,文明反而能更自由地探索可能性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