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480看屋>都市言情>大漠雄鹰苏勒坦汗> 第1250章 都是食盐惹的祸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50章 都是食盐惹的祸(2 / 2)

清廷其实也知道屈巡抚的难处,若不是广西连遭战乱民生困苦实在筹不到兵饷,又怎会出这讨人骂的主意?本不想理会,孰料此时大忠臣平西王吴三桂上疏了,狠狠地指责屈巡抚提出的奏议害民,说什么三府百姓遭此恶政,倾家荡产、弃业逃窜者,不计其数。请求朝廷止认粤课、仍食淮盐,并将害民巡抚屈尽美革职,改任广西布政使金光祖为巡抚。平西王权势滔天,金光祖已经暗中投靠,此举明为民生,实则是想扩充自己在广西的势力。对这一小算盘,清廷看得明白,无奈今非昔比,大家伙都指望着吴三桂出兵抵御卫军,不能不给其面子。不过若全依了吴三桂,又恐其小觑朝廷,拖了数年后,振武帝济度终于在山穷水尽之际同意衡州、永州、宝庆三府仍食淮盐,并改任金光祖为广西巡抚,不过并没有将屈尽美革职,而是拔擢为漕运总督。

有些一节,屈总督自然对大周的昭武皇帝陛下心存隔阂,平日里将不满暗藏于胸,收到秦王绰思吉所写的劝降信后便顾不得什么汉胡之分,将心一横归顺了大卫国。

“妙哉!自古‘守江必守淮’,听说那漕运总督驻节于淮安、手握数万大军,若肯为我内应,荡平两淮不在话下!难怪殿下不急着出征,原来是在下一盘大棋!哈哈哈~”西日莫乐得眉飞色舞。

“守江必守淮”这说法是有道理的。历史上每逢南北对峙,只要能够守住淮南地区,南方政权便可偏安一隅,甚至北上争雄;而一旦丢失淮南地区,南方政权往往只有招架之功直至灭亡。原因有二:其一、长江中下游的江面虽然宽阔无际,却并非全是水流湍急的天然屏障,很多地方不但水势不急距离也极窄,可作为突破口,如采石矶、瓜洲、田家镇等地。如果南方政权想要沿长江一线处处设防,兵力根本不够;其二、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基本都位于长江边上或是距离长江不远的地区,且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并无天险可供扼守,一旦长江防线被突破,江南政权根本没有缓冲。正因为如此,南方政权才将淮河以南地区视为扼守长江的关键缓冲。也正因为如此,卫拉特之狼听说有周朝的漕运总督作内应,荡平两淮指日可待,方才乐得开怀大笑。

“您说的都是老黄历了,如今我大卫已拿下大都,漕运早已废止,那位“漕帅”如今只能调动直属的三千多漕标,已无法再节制各省的漕粮卫所。不过,据屈尽美言,淮安的常盈仓内存放着大量历年积攒的漕粮,他愿意尽数献给我军。看样子,孤要发笔横财呢”,绰思吉微笑着开起玩笑。

听说那个叫屈尽美的漕运总督手中只有三千多人马,西日莫的脸僵硬了起来,嘟囔着说道:“三千多点人,真正是‘做盐不咸,做醋不酸’”。

“扑嗤~”绰思吉乐了,缓缓言道:“孤打算过几日便兵发安庆,然后夺取合肥。屈尽美虽然部下人马不多也不善战,可却掌管着大量的漕船和船伕,他投奔了咱们,便意味着徐州的吴军无法乘船增援合肥。如此拿下合肥便容易多矣。且屈某贵为总督,连他都降我大卫,势必会动摇敌人军心,引来更多吴周的官员归顺”。

“殿下说的是,老臣目光短浅,未瞧出此节”,西日莫呵呵一笑,大声请战,“攻淮的关键在于合肥和扬州,我愿为先锋为全军夺取合肥”。

“您肯为先锋,孤自然放心。只是蓟州总兵宣有才前日已经先您一步提出请求,孤已许之,实在不好意思改口呢”,绰思吉面露难色。

(本章完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