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480看屋>穿越历史>大明: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> 第245章 保宁府是个好地方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45章 保宁府是个好地方(2 / 2)

“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。”

“接下来,咱们得尽快把保宁府消化掉,变成根基之地。”

“你先看看,这是我最近列出来的单子。”

“接下来,你就按照这个步骤一件一件地去办。”

赵胜点点头,伸出双手接过江瀚手里的信纸。

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,写满了接下来数月的工作安排。

“马上就要开春了,”

趁着赵胜一边看,江瀚一边解释道,

“现在最要紧的,就是分田分地。”

“咱们当初是打着‘均田免赋’旗号杀进来的王师。”

“现在,保宁府的十几万百姓,可都眼巴巴地看着呢。”

“咱们绝不能言而无信。”

“你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分田上,务必把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,绝不能出任何纰漏”

这工作量可不小。

赵胜刚想开口,江瀚便接着补充道,

“至于人手的问题,我来想办法。”

“保宁府文风鼎盛,城里的士绅学子不少,我会想办法甄别一批,拉拢一批。”

“咱俩分头行动,我先带兵把不听话的犟种、作恶多端的蛀虫都给犁一遍。”

“剩下的你再上手,到时候就好办多了。”

可赵胜听罢,却皱起了眉头:

“大帅,这保宁府不比其他地界。”

“据我所知,城中光是有功名的举人、进士就不在少数。”

“咱们现在,好歹也算是一方政权了,是不是要采取点怀柔的政策,好好拉拢这些人?”

“要是还用以前那套简单粗暴的法子,我担心这帮人怀恨在心,日后在背地里捅咱们刀子。”

江瀚听罢,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:

“无妨,这帮士绅什么德行,我比你更清楚。”

“这群人最是欺软怕硬,刀架在脖子上,别说是让他们交田,就算让他们剃发易服,也绝非难事。”

“眼下整个川中,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明军了,骨头硬的读书人早就死在了战场上。”

“剩下的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。”

“咱们只要刀子够硬,一直保持军事上的胜利,这帮人就不敢有异心。”

说着,江瀚摊开舆图,将赵胜招到了近前:

“你看,咱们现在已经占据了保宁府。”

“从汉中南下入川的金牛、米仓和荔枝道都在我手上。

“汉中一带的明军,已经再无可能从陆路入川。”

“而保宁府的东边就是夔州府。”

江瀚的手指顺着嘉陵江一路向东,最终点在了长江上。

“我打算,下一步先往夔州府用兵。”

“只要扼守住长江上的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这三道天险,湖广的明军也无法再大举往四川进兵,只能走巴山小道。”

赵胜看完点了点头,军事上的事情他插不上嘴,不过政务上他还能提提意见。

“大帅,我从龙安府一路过来,发现保宁府境内水网密布,更是有嘉陵江横穿一府之地,连接南北。”

“咱们是不是可以,依靠这条水路做点文章?”

“比如,兴建一支水师?”

“到时候水路并进,估计能更快拿下夔州府。”

可江瀚听完却摇了摇头,当场否决道:

“一支真正的水师,从造船、练兵到形成战力,没有数年之功,根本无从谈起。”

“水师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兽,以咱们现在的家底,恐怕还力有不逮。”

“再说了,四川明军的野战主力已被我全歼。”

“剩下的,不过是些龟缩在城里的守备部队。”

“对付他们,只需要红夷大炮就够了,水师未免也太过奢侈。”

眼见赵胜有些气馁,江瀚话锋一转,提了个折中的法子:

“不过,你的思路是对的,水路必须掌控在手里。”

“我们可以先搞几支水运商队,半商半军,以商养战。”

“一来,可以赚取钱粮;二来,也可以借此培养和储备水兵人才。”

江瀚指着舆图,解释道,

“保宁府可不仅仅是川北的粮仓,东部的巴州和通江都是主要产茶区。”

“本地产的边茶,在松潘卫的番部里可是硬通货。”

“再加上阆中、苍溪等地的农户普遍养蚕,这里的生丝和丝绸都是上好的商品。”

“府城内外的小型染坊、踹坊也不少,蜀锦更是天下一绝。”

“还有,”

江瀚笑了笑,指着府城阆中,

“我听说,这里的保宁醋也是传承数百年的名产。”

“那些常年往来于川陕之间的商帮,可是很喜欢这玩意儿的。”

“只要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,无论是建水师还是养精兵,都不在话下。”

今天回来的有点晚,sorry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